周淑秋 - 婆婆媽媽來製傘

婆婆媽媽來製傘

11月的彰化艷陽天,沒有北台灣的東北季風雨,幾位附近社區的婆婆媽媽,在秋陽下的老透天厝針針線線縫傘,這幅畫面是周淑秋花了好幾年光陰,才總算把舊日有「雨傘巢」之稱的彰化老家給活絡起來。

製傘業者周淑秋:「平常是要一戶一戶分發零件,她們縫一縫,我們再去收。」鄰居:「我們都住隔壁而已啦。」周淑秋:「她們都是隔壁鄰居,一起縫比較有伴,所以如果要的話,大家就一起聊天到一個人家縫,如果不想,晚上看電視就在家裡縫,很自由,叫做移動工廠。」

民國60、70年在那個客廳即工廠的年代,男人出外打拚,家裡的女人也沒閒著,她們用手工縫傘貼補家用,拚出彰化這帶的雨傘工業和台灣雨傘王國的美名,只是做傘這門生意,天晴、天雨得靠天吃飯,還得跟著時勢遷移。周淑秋:「因為公司以前是做骨架的嘛,那所有的產業差不多都移走了,你就是留在台灣,你也買不到材料了,所以我們在民國84年,算是最慢移到大陸了。」

不得不離開老家,周淑秋和丈夫林金順只好把雨傘工廠,跟著上下游同業移往大陸,幾年前,人到中年的夫妻倆在生意平穩時,賣了大陸工廠,又回到彰化老家這棟舊宅院,那時是為了雙親身體需要照顧,3個孩子也陸續升學。

但剛回台灣時,製傘業早就外移,產業斷層嚴重,舊日的市場早已不在,夫妻倆要重操舊業也難,就先待在社區當總幹事和文書。

一邊在社區照顧老人、孩子,周淑秋對於「傘」這份舊工作,還是有些舊情難忘。周淑秋:「我跟我先生最剛開始的想法,只是想我們要開著休旅車,然後車上都放著所有風景區、一些商店需要用的傘。」

就從開休旅車,邊玩邊賣傘,重新開始。周淑秋:「跑到第一個客戶的時候是一個飯店,他剛好有需求傘,我們就跟他談的時候,他跟我說,我們公司是一個要新蓋的飯店,有一個訂單,300支的傘想要請你們來做,這樣,所以沒有完成環島賣傘,開休旅車這個夢想,在第一個站就回來做傘了。」

接到訂單的夫妻倆又是喜又是憂,有生意做當然好,但製傘這門功夫,從裁切整塊傘布的「大裁」開始,到用三角木尺「小裁」出傘型。周淑秋:「這個整匹布之後,他們就會開始這樣子,一片一片這樣子把它裁下來。」

接著合片,就是用縫紉車把8片三角形狀的傘布,縫合成一個完整的傘型。周淑秋:「圖案不同,所以都要先選好再車起來,你有看到嗎?這片是3支貓,這片是2支貓,這是不同的。」

有的傘,每片顏色、圖案都不同,車的時候得格外細心,不只怕車錯位置,還得把每片接縫用縫紉車密密實實踩過。周淑秋:「妳如果像在中國大陸做的時候,它為了速度,針腳都縫得很大,所以傘縫就比較大。」

西進後,回流的周淑秋深深知道台灣製造的好,可惜當初各家廠商跟著大環境出走,才留下老家逐漸沒落,像一位社區媽媽,最近才剛剛到周淑秋家的三合院報到,重拾製傘工作。員工:「我從18歲就做到沒有工作做,今天又回到這裡了,真的好像在做夢一樣,沒有雨傘了,都走光了,都到大陸去了,我們就沒有工作可以做了。」

傘業外移的30年,真的是讓當年的少婦升格成阿嬤,不敢相信揮別的傘業又被帶回家鄉,腳踩著縫紉車,回憶著熟悉的感覺,在這個合片的步驟之後,就是把合好的傘布車上傘骨,前面這些步驟,都可以在周淑秋家的老屋裡靠縫紉機完成。周淑秋:「它是台灣最典型的客廳即工廠,所以以前我還在做傘骨的時候,全部都是一排的社區、一個家庭主婦、一桶的傘,一桶一桶一桶,所以在廠內的部分並不多。」

周淑秋算過,要做一把雨傘從傘布到傘骨,從傘頭的按鈕到固定傘尾的配件,林林總總的小零件加起來,高達100多樣,必須靠人工縫合,這就是當初周淑秋陸續接到訂單之後的大難題了。周淑秋:「因為它有弧度,有一些線又要有一個寬鬆的距離,所以一直都是手工,要需要很多手工。」

沉寂了20、30年,一時間到哪裡去找這麼多當年曾經做過傘的婆婆媽媽,請她們重出江湖,把一把傘裡的100多個小零件,全靠手工,各就各位的縫合完成。周淑秋:「哇,妳們動作有夠快的。」

這天下午,周淑秋帶著車好的傘布和傘骨出門,發包縫傘工作,這座老三合院裡的婆婆媽媽們,正天南地北的邊聊邊縫傘,這算是剛回台灣時,周淑秋為社區工作的收穫,聽說村子裡哪家的媽媽以前會縫傘,周淑秋就去拜託。周淑秋:「剛開始要做的時候,很難,因為很多太太都講,我已經好幾年都沒縫傘了,我可能不想做。」

村莊裡,有太多塵封的歲月與老功夫,一時間難以重拾。周淑秋:「我就跟她們聊天啊,鼓勵她們說,我現在要回來做這條生產線了,也不知道雨傘在台灣,這個行業還做不做得下去,所以希望你們幫忙,讓雨傘能繼續在台灣生產,到後來她們會覺得說,不是要給她們做雨傘,要給她們縫,是我們是好朋友,她們在拉拔晚輩,晚輩要做雨傘,請她們幫忙這種心情,她們是來幫我忙的。」

員工:「再來,就是這針再穿過去,這樣是不是不會開開,這樣就不會開開,這招不會開開。」

很多縫傘的訣竅,還多虧這些老手不藏私,再度全力以赴。周淑秋:「妳嫁到這裡就開始縫傘了嗎?」社區媽媽:「幾十年囉,幾十年了。」

每把縫好的傘,都被周淑秋朝著天空轉出一個圓滿的圈圈,細細端詳,傘布都被牢牢的固定在傘骨上,周淑秋要把傘再收回她家收針線尾。周淑秋:「我們台灣縫會多大陸一步,對。」記者:「多一步是多?」周淑秋:「多縫一針,傘會比較堅固,不會這麼快就壞了。」

除了好功夫,還有一件事是周淑秋覺得把傘交給這些70、80歲的阿嬤,簡直是賺到了。社區媽媽:「縫得很開心耶,真的啦,如果趕貨就很痛苦,睡到3點睡不著,比老闆還急,老闆沒有我們急,反而我們更急。」周淑秋:「我就說她們如果再幫我們再縫40年,台灣雨傘產業怎麼會怕沒人做。」

只要有心,真的不愁沒人做,收回剛剛在三合院阿嬤們縫好的傘,周淑秋還要往下一戶前進,本來還擔心停滯30多年的縫傘工作會失傳,還好周淑秋回台灣這幾年,漸漸後繼有人,愈來愈多當地的婆婆媽媽,聽說後都加入縫傘行列,當貼補家用,而且年齡還有下修的趨勢。

周淑秋:「剛剛阿嬤已經比較看不到,縫的都是大傘,所以我就會拿這種細的,然後它那個針孔很小,你等下去看,它那個小傘有那個針孔很小。」

許家30多歲的妯娌、姑嫂們,又是另一戶客廳即工廠的縮影,來這兒送傘,收傘幾回後,周淑秋又有個發現。周淑秋:「因為人這樣一起一同工作,就有感情了,每天會聊天啊,妳今天縫幾支啊?哪一個好縫、不好縫,這個雨傘這樣好不好看,就聊啊,昨天看哪一齣電視啊,先生哪時要回來啊,什麼事情都可以說,很親密,很緊密那種關係是很深的。」

周淑秋漸漸覺得她找回的不只是地方上的產業,還有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一家人之間的親情、鄰里間的互動,好像都因為一把傘而熱絡,最近還有一戶新成員加入家庭代工的縫傘行列,周淑秋說,一定要帶大家去看看。

周淑秋:「鼓勵人副業在台灣做,因為王先生的家庭,從他娶太太,第一個孩子還沒生,就是都靠做副業,做到現在4個孩子養大,還是繼續做,不靠政府救濟喔,我是覺得他這種精神,是我們台灣人的代表。」

看到王先生帶著太太小孩,一家人下班、放學後,都在家縫傘,靠自己的力量支撐起家庭,周淑秋對於做傘就又充滿動力。周淑秋:「也是因為有他們想要做,所以要回來台灣做雨傘這條路,我會愈想走下去,因為最起碼,我會知道他們有空,就可以幫我做了。」

說要把傘帶回台灣,周淑秋也真的沒停下腳步,這幾年,已經有30多位婆婆媽媽加入縫傘工作,不過訂單接踵而至,人力不夠,周淑秋不得不再赴大陸增開生產線,應付急單,但周淑秋以成本區分,除了部分布料,從設計到印染全程在台灣生產,低價傘的零件和縫製都是在大陸完成,周淑秋真心希望未來的日子,她的傘能夠完全撤離大陸生產,從零件到布料,能從現在的15%提高到100%,掛上MIT標章,用台灣精品傘走上中高價的外銷路線。

年底,家裡的三合院馬上就要動工改建成工廠,希望招攬更多鄉親來縫傘,以後到工廠來縫製或是在家裡做傘,兩條線並行。周淑秋:「我可以一直陪她們到年老,我如果去送雨傘,拿去就跟她們聊聊天,我一天做300支、500支,1000支,我就覺得這個產業是可以做到老的,它可以在台灣一直生根下去。」

把雨傘王國的美名留在台灣,為家鄉努力做傘的鄉親們,撐起一把遮風避雨的保護傘,出走的30年已經過去,周淑秋和村子裡的婆婆媽媽們,現在都不想再錯過下一個30年、50年。TVBS

arrow
arrow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