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

 

張靈甫 - 抗日名將 張靈甫究竟是怎麼死的 ? (圖+影片)

張靈甫原名張鐘麟,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圖為他在黃埔軍校的畢業照。



    長期以來,關于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王牌”軍第74師師長張靈甫的死因,流傳著多種說法,如“自殺成仁說”、“頑抗被斃說”、“降後擊斃說”。近年來,在一些刊物特別影視作品中,“自殺說”一度盛行。那麼,張靈甫究竟是怎麼死的?請看.... 

●“當場擊斃”:我軍軍史上一直公

 

開的說法

    1947年5月我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當場擊斃張靈甫,這是歷史事實,也是我 軍當時和後來一直公開和明確的說法。5月18日,即戰役結束後的第二天,新華社即從華東前線發布我軍孟良崮大捷的消息。5月25日新華社報道:我軍在孟良 崮戰役擊斃整編七十四師中將師長張靈甫等。同日,《人民日報》在配發的記者紀實報道中寫道:“蔣介石嫡係精銳主力軍第一個美械師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已為 人民解放軍手中的美國武器擊斃。”“屍首查出後,經被俘之該師輜重團上校團長黃政、五十八旅一七二團上校團長雷勵群及張靈甫之侍從秘書張光第等人前往辨 認,確證張氏後腦被湯姆槍彈炸爛,血與腦漿均已幹涸。……人民解放軍已備棺代為埋葬,以待張氏家屬前來領柩回籍。”另從新近出版的《粟裕文選》收入的一則 電文中,亦可進一步明確這一事實。5月30日,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聯名致電中央軍委和劉伯承、鄧小平說:“據最後檢查證實,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 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于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鬥時,被我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當場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 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

    後來,我軍軍戰史和我國大陸相關出版物,使用的都是“擊斃”或“當場擊斃”的說 法。1987年7月,首部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其中記載為“擊斃”。1989年,為糾正此前的一篇傳記作品中關 于張靈甫“自殺”的錯誤說法,何鳳山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撰文,詳細地記述了率部擊斃張靈甫的經過。這篇刊登在同年《軍史資料》第3期的文章中寫 道:“1947年5月16日,我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遵照陳(毅)粟(裕)首長的命令,于下午2時再次對敵七十四師發起總攻擊。我當時是第六縱隊特務團副 團長,率領我團一營參加了總攻孟良崮的圍殲戰鬥。”我軍乘勝向孟良崮崮頂北側山洞七十四師指揮所前進,“經我軍發揚火力,勇猛衝殺,白刃格鬥,迅速全殲了 洞外之敵。我團三連攻佔了敵七十四師指揮所洞口。張靈甫又命其衛士隊長率20余人從洞中衝出,向我反衝擊,大部被我軍擊斃。當時,我曾追問被我擊傷(後因 傷重斃命)的敵衛士隊長。他說:‘張靈甫師長在洞內。’我遂叫部隊喊話,命令敵人投降。後見洞內無動靜,我即命令部隊用輕機關槍、湯姆衝鋒槍及手榴彈,向 洞內射擊。過了一會兒,聽到洞內有人喊叫:‘你們不要打了,張師長已經被你們打死了。’我立即率人衝進洞內搜索,只見洞內敵人屍體橫七豎八,血污滿地。我 問被俘的敵報話機臺長:‘哪個是張靈甫?’他戰戰兢兢地指認了被擊斃的張靈甫”。何鳳山還說到:“當生俘的敵七十四師參謀長魏振鉞被押送到我第六縱隊司令 部時,魏對王必成、江渭清、皮定均等縱隊首長說:‘俘虜我的那個部隊已經活捉了張靈甫。’縱隊首長立即派作戰參謀陳亮到我團俘虜中查找張靈甫。我向他說明 了張靈甫在戰鬥中被我擊斃時的情況。”“上級查明張靈甫確已被我擊斃後,命我團將張靈甫的屍體用擔架抬著隨部隊轉移。兩天後,將其埋葬在山東省沂水縣野豬 旺村村後的山崗上,並在墳前豎一木牌,上寫‘張靈甫之墓’。當時,新華社曾廣播,希望其家屬到該處收屍。”

  ●“降時擊斃”:幾十年後公開的隱情

    但40多年後,當年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任參謀的金子谷,披露了一段隱情,即張靈甫 是在投降時被我軍當場擊斃的。1987年8月25日,他在《文匯報》上發表的《記孟良崮戰役》一文中說:“戰役接近尾聲時,我六縱穿插部隊一個排,衝進張 靈甫躲藏的山洞,張靈甫舉手投降,排長恨敵心切,端起衝鋒槍將他擊斃。”這一隱情公開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因為作為司令部的參謀,金子谷是知情的。隨 後,這一說法在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回憶錄中得到證實。1988年,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4軍軍史編寫辦公室編印的《勁旅雄 風》一書,收錄了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在這篇內部文稿中,王必成記述了6縱特務團活捉張靈甫後,被一名對他懷有刻骨仇恨的幹部打死的 情況。但1989年10月,這篇文章提供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解放戰爭戰略防禦‧回憶史料》冊正式出版時,刪去了以上記述,改為與何鳳山的說法 一致。

    1996年,江渭清回憶錄《七十年徵程》一書,再次公開了這一說法。江渭清在書中 寫道:“我六縱特務團首先突破孟良崮西側,直搗敵七十四師指揮所。”“特務團一營三連在指導員邵至漢率領下,首先衝到張靈甫藏身的山洞前,他身上多處負 傷,仍堅持戰鬥,不幸被從洞中衝出的亡命之徒擊中,英勇犧牲。三連指戰員怒不可遏,用抵近射擊和白刃戰消滅了佔據洞穴和石岩的殘敵,擊斃敵衛隊長,活捉了 張靈甫。”他說:“在孟良崮戰役中,要說還有什麼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縱特務團活捉了的張靈甫,卻被一名對張靈甫恨之入骨的幹部給打死了。”第6縱隊是擔任 主攻孟良崮的部隊之一,擊斃張靈甫的特務團是該縱所屬,兩位縱隊指揮員是直接了解情況的當事人,此說應是真實準確的。實際上,從前述陳毅、粟裕等5月30 日向軍委等的報告中,也可印證這一事實。仔細解讀這份電文,我們也可得知:張靈甫等被當場擊斃,是在何鳳山走近石洞,74師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 時。足見這是在一個很近的距離,只是電文中沒有說出他們當時是在一種什麼狀態下而已。

    張靈甫被我軍擊斃,事實毋庸置疑。他在降時被擊斃,本來對“自殺說”是有力的反 證。那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什麼未公開實情呢?因為這在當時是一個違反我軍俘虜政策的錯誤行為,特別是在戰爭時期,將會對開展爭取和瓦解敵軍工作帶來 不利影響。何鳳山持亂槍擊斃的說法、王必成在回憶文章公開發表時的修改,應該是為避免產生負面影響而維護原有結論。然而,在華東野戰軍內部對此並未回避。 許多華野的老同志都直接或間接地聽到陳毅對此事的嚴厲批評。今天看來,在那生死搏鬥的戰場上,這種錯誤的發生也是不足為怪的。此前,華東野戰軍在蘇北戰場 的作戰中,指戰員們曾目睹張靈甫的驕狂殘暴,眾多的戰友犧牲在他的槍炮下。戰前野戰軍提出的口號是“衝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為犧牲的戰友報仇。張靈甫 被擊斃後,特務團曾因擔心上級追究,還曾假報為“自殺”。戰役結束後,華野于5月29日召開團以上幹部會進行總結時,陳毅就此嚴肅地指出:“張靈甫是我們 殺的,報告說是自殺的,我們便騙了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同時他還指出:此次俘虜政策的破壞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強調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認真執行 俘虜政策。陳毅的這一講話已收入《陳毅軍事文選》,公諸于世。

    今天公開張靈甫被擊斃的這一隱情,還原歷史真相,有利于避免誤說流傳。

    ●“自殺”身亡並非事實,遺書真偽另有一說

    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自殺”身亡,是國民黨方面的認定和一直所宣傳的。整編第 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之死的消息傳到南京後,對國民黨政府以極大的震動。5月19日,蔣介石在其舉辦的第二期軍官訓練團發表講話,痛陳74師在孟良 崮失敗的教訓,聲稱這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當天他還親自飛往徐州,與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研討山東軍事,決定部隊全面整訓。隨後,國民黨報刊相 繼報道了張靈甫等“集體成仁”的消息。29日,蔣介石發布為追念張靈甫“成仁”通告國軍官兵的訓詞,其中稱張靈甫等“最後不屈相率自戕”,張靈甫等人“集 體自戕殉國”,後即被載入國民黨軍戰史中。

    國民黨為鼓舞士氣,曾借此大事宣傳。先是在安徽滁縣為張靈甫等舉行追悼大會,後又 在南京玄武湖立碑紀念。為證明“自殺”的事實,他們還借逃脫出來的74師官兵之口,述說張靈甫等“壯烈犧牲情形”。國民黨軍《第一兵團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 鬥詳報》中記載,據歸來官兵口述:“張師長、蔡副師長等,皆于手斃匪徒後,以其最後之一彈,慷慨成仁。”試想:能目擊這一情景發生的人還能從那裏逃脫嗎?

    作為張靈甫自殺證據的,還有他的兩封遺書。據派出參與孟良崮戰後調查的邱維達在後 來的回憶中說,當時了解到張靈甫在通訊中斷、彈藥用盡後,在掩蔽部內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蔣介石,另一封給妻子王玉玲。並安排隨從參謀逃出送信,以及最後留 在指揮所內的人準備自殺等情節。有人還聽說給蔣介石的信並用電報發出。在行將被殲前,張靈甫有可能作出自殺的打算,但畢竟未成事實。

    至于上述兩封遺書,給王玉玲的信,有其手跡面世;給蔣介石的信,至今未見國民黨方 面正式披露。然而,關于兩封遺書卻另有一說:由蕭乾主編的《新編文史筆記叢書‧三秦軼事》一書中,所收入的吳鳶關于《張靈甫遺書之謎》一文記述:國民黨宣 揚張靈甫等是集體自殺,其根據是張靈甫的遺書。實際上遺書是張的老上司、原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精心編造的,連蔣介石也被蒙在鼓裏。他說:孟良崮戰鬥剛一結 束,蔣介石電詢王耀武有無張靈甫等人詳情,該師有人到濟南否。這時該師恰有少數人逃到濟南,內有師部副官趙某。王耀武面詢作戰經過後,召集副參謀長羅幸 理、第一處處長吳鳶、第四兵站副總監鄭雍若、秘書主任鐘曉林等商議,決定為張靈甫寫兩封遺書,一致蔣介石,一致其妻。張靈甫長于書法,筆力遒勁,譯電科科 長李嘯梓與張同年,平日喜模倣張字,當即由李書寫。經過再三推敲,認為沒有破綻,才派人送到南京轉呈,說是張自殺前寫好,交副官帶出的。王耀武之所以編造 這兩封遺書,是為自己和張靈甫臉上貼金,撈取政治資本。(周炳欽/國防大學科研部編研室研究員;原題:張靈甫之死真相辨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09-02/13/content_10848038.htm

 

 

抗日名將 武靈 張靈甫

張靈甫,陝西西安人。北大高才生,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曾任國民黨軍營、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張靈 甫幾乎經歷了正面戰場的每一場惡戰,並打下了「常勝將軍」的威名,歷任第51師第153旅旅長,第74軍第58師師長、軍長兼南京警備司令。1947年5 月16日,因國防部作戰次長劉斐的暗算,戰死孟良崮,終年44歲。

文 / 小草   http://hk.epochtimes.com/7/10/30/53937.htm

在中華五千年的神傳文化中,有「兵爭天下、王者治國」之理,每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有武靈下世助其打江山,張靈甫將軍就是這麼一個橫空出世的武靈。

張靈甫南征北戰經歷的主要惡戰

■淞滬血戰
死守京滬線 掩護國軍撤退

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打響,74軍第305團團長張靈甫率部急奔淞滬戰場。在嘉定,他們與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軍正面作戰,殺紅眼的張靈甫一度甩去上衣,跳出戰壕,赤膊抱著機槍率敢死隊衝鋒,就這樣連續打退敵人7次衝鋒,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

11月初,中國軍隊全線西撤。張靈甫率部死守京滬鐵路線137號大橋阻擊追兵,與日軍最著名的久留米師團(第18師團)大戰三天,直到後退的國軍脫離危險,才率領剩餘官兵退出戰場。

■南京保衛戰
中華門前的堅強屏障

同年12月初,張靈甫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南京保衛戰。

當時日軍強攻紫金山和雨花台以及雨花台左側的水西門、華嚴村、毛官渡,守衛華嚴村的張靈甫率305團拚死抵抗,打退如錢塘江潮一波接一波湧來的日軍,使華嚴村成為中華門前的一道堅強屏障。

隨著拱衛南京的兩個制高點雨花台和紫金山相繼失陷, 305團的側翼猝然暴露在日軍射程之下,中華門、光華門等幾處城門危在旦夕。不久,日軍突破國軍88師的防線,突入了南京城內。張靈甫授命率部突圍至江邊,幸運地乘臨時紮的木排渡過長江,順利脫險。

■武漢保衛戰
智奪張古山 萬家嶺大捷

1938年10月,武漢保衛戰中,薛岳將軍指揮第九戰區軍隊以反八字陣誘敵深入,在萬家嶺包圍日軍第106師團。

戰役中,張靈甫活用三國鄧艾襲蜀戰例,派突擊隊從人跡罕至的後山突襲,兩面夾擊奪回日軍佔領的制高點張古山。因為陣地對日軍突圍至關重要,松浦淳六郎率重兵配以飛機重炮攻擊,張靈甫身上多處中彈片仍率部與日軍白刃格鬥,反覆爭奪,經5晝夜激戰,終於牢牢控制該陣地。

這場爭奪戰,日軍僅遺留在張靈甫所部陣地前的屍體就達四千多具!可以說,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萬家嶺大捷。

■南昌會戰
保高安 中彈負重傷

1939年3月17日拂曉,日軍全線進攻南昌。三天後,國軍連失永修、安義、奉新三城,南昌危在旦夕。薛岳命74軍緊急馳援,確保高安要點,屏障南昌左翼。張靈甫率153旅風雨兼程,搶在日軍前面趕到祥符觀。不久,日軍就向祥符觀發起猛攻,激戰中,張靈甫右膝中彈負重傷。

■江西會戰
上高大捷 74軍揚名

1941年春,國軍與日軍展開江西上高會戰,擊潰日軍第33、34師團及第20旅團,共計斃傷日軍一萬五千餘人。

此次戰役被何應欽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戰後,第74軍因戰功顯赫,榮獲蔣介石第一號武功狀和軍隊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

■常德之戰
激戰赤松山 收復常德

1943年11月,日軍進攻湖南重鎮常德。58師師長張靈甫率部首戰赤松山,經一天一夜激戰,抵住了日軍的攻勢。當晚又秘密設伏,全殲了前來偷襲的日軍一個連隊。

之後,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救援常德守軍74軍余成萬之57師,迫使剛佔領常德城一日的日軍退出,為收復常德立下戰功。

■雪峰山戰役
對日最後一場大仗 鐵山大勝

1945年4月芷江保衛戰中,已是74軍副軍長的張靈甫揮部在鐵山與日軍血戰獲勝,斃傷日軍八萬多人。

雪峰山戰役勝利結束後,張靈甫被稱為「常勝將軍」,戰後獲蔣介石三等寶鼎勳章及美國金質自由獎章,並升任74軍中將軍長。

這是張靈甫與日軍的最後一場大仗。

抗日戰火方息 內戰狼煙又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軍作為御林軍守衛南京,張靈甫將軍兼任南京警備司令。就在那一年的金秋,張靈甫與名門之女王玉玲在上海金門大飯店舉行了婚 禮,之後定居南京二條巷焦園一號。據說戎馬倥傯一直居無定所的張靈甫十分留戀這個家,曾說:「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住上太太親手佈置的家,我好幸福呀!」

可惜,張靈甫無福消受這所美麗的花園別墅,只住了幾天就又匆匆披掛上陣去了,這一去,他再也沒能回來。

1946年,蔣介石因國家財政困難,大力削減軍隊及地方部隊。不料中共卻趁此將被削減及遣散的軍隊(包括三十萬關東軍)收編在自己旗下,開始向國軍大舉進攻,在抗戰中打的精疲力竭的蔣介石不得不再次應戰。

遭暗算 兵敗身亡孟良崮

1947年5月,國防部令張靈甫的新編74師(原74軍)孤軍深入,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

事後證明,大力促成此作戰計劃的是中共派在蔣介石身邊的諜報人員,直屬華東敵工部的劉斐,時任國防部作戰次長,掌握國軍調動大權。5月11日晚,74師尚 未行動,中共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便收到了劉斐送來的國軍作戰計劃,隨即從容調集5個縱隊15萬人圍攻張靈甫的3萬人,4個縱隊12萬人在外圍阻援。

孟良崮滿山遍佈花崗岩巨石,很難構築工事,大炮幾乎變成了累贅和廢物。據張靈甫的好友毛森後來回憶,張靈甫當時牢騷滿腹:「我是重裝備部隊,如在平原作 戰,炮火能發揮威力,陳毅二、三十萬人都來打我,我也力能應付;現在迫我進入山區作戰,等於牽大水牛上石頭山。有人跟我過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給他們 看吧!」

在孟良崮會戰前的那天晚上,蔣介石的一些隨軍官員也發現了情況不妙,立即向湯恩伯總司令報告了情況。湯恩伯聽後立刻用電話向劉斐作了通報。但劉斐說:「這 是最高統帥的決定,命令既下,不能更改。現主席已休息,不便驚動他。」湯恩伯非常不安,又打電話向在徐州的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詳細報告,顧祝同的回答竟是: 「照命令行事吧!」顧祝同的不警覺,縱使中共的陰謀得逞。

第二天上午,張靈甫報告說:「我軍少數渡過汶河,即被共軍伏擊。現陳毅傾巢南下,向我兩翼包抄,似有十個縱隊之眾,對我取包圍之勢,左翼一部,直趨垛莊, 截斷我軍後路。我已命令各部隊,一面應戰,一面從速退回原駐地。但是大炮、馬匹擠在山地、河邊,敵軍向我密集轟擊,秩序相當混亂。」

湯恩伯命令張靈甫:「確實控制秩序,集中火力,壓制敵軍人海衝殺。」同時命令李天霞的83師立即日夜兼程增援。

但李天霞部增援不力,74師深陷重圍。

共軍用迫擊炮炸山,山石崩裂,大批人馬傷亡,外加山上無水無樹,官兵們在烈日曝曬下飢渴難忍,最後以馬尿馬血解渴,水冷式重機槍也因槍管燒紅而啞了。血戰3晝夜後,終於彈盡糧絕。

最後時刻,師長張靈甫向蔣介石發出了最後一封殺身成仁的電報,同時手書南京的妻子王玉玲:「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 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五月十 六日,孟良崮。」

隨後,張靈甫與副師長蔡仁傑、旅長盧醒等集體自殺,時為1947年5月16日。

此時,數天來一直晴朗的孟良崮上空倏然幾聲霹靂,霎那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狂風呼號,飛沙走石,暴雨、冰雹傾盆而下。沂蒙山的老鄉歎曰:「74師運氣不好,要是大雨早些來,也不至於機槍打不響。」

幾小時後,國軍增援部隊後續趕到,但「抗日鐵軍」已全軍覆沒。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中共華野6縱司令員王必成巡視戰場時,看著成了俘虜的74師官兵們,忍不住冷笑一聲說:「你們也有今天!」

有史載,共軍在該戰中用了人海戰術消耗74師的彈藥,華東野戰軍陣亡士兵的屍體竟達7層之高,血流成河。

委員長老淚縱橫 摯母將雛赴台灣

聞愛將戰死,蔣介石老淚縱橫:他不僅下令為「效忠黨國」的張靈甫在玄武湖畔樹碑,還把英國送給國軍的一艘巡洋艦改名為「靈甫號」。

這年的3月,王玉玲在南京別墅裏生下兒子張道宇,幾十天後就接到張靈甫陣亡的噩耗。那一年,王玉玲19歲。一年以後的1948年,王玉玲告別了精心構建, 卻僅僅住了三年的花園別墅,摯母將雛,坐海輪去了台灣。她一生的愛情生活,正如張靈甫率部攻佔淮陰後,寄給她的那張在淮陰農家拍攝的曇花盛開的照片一樣, 轉眼消逝了。

王玉玲一直想念張靈甫將軍,沒有再嫁。2004年,她在上海天逸靜園為張靈甫立了一個靈位。玉色的大理石牌上,張靈甫身著皮衣,頭戴美式軍帽,英俊非凡,下端篆刻著張的生卒年月:1903-1947。

--------

妻子親述張靈甫

張靈甫與妻子王玉齡一個是身經百戰的抗日名將,一個是豪門深閨、絶色佳人;一個是《紅日》裡兵敗戰死孟良崮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整編74師中將師長,一個雖 守寡60年獨自撫養幼子老母,卻成為周恩來的座上客和聯系中國與美國、大陸與臺灣的橋梁。張靈甫和王玉齡,雖然只做了兩年夫妻,他們之間的故事卻以中日之 間、國共之間的兩場大搏殺為背景展開,成就了貫穿20世紀的一段傳奇。年近八旬的王玉齡,如今定居上海,“八•一三”淞滬抗戰60周年前夕,她接受了專 訪。
   
説實話,采訪完王玉齡,有一點點失望。想從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嘴裡探聽“歷史秘聞”,很多她根本不知道,或者只能轉述別人吿訴她的東西。對於她所親身經歷 的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她也沒有更深的見解、更富敎益的總結可以吿訴你。而這些,可能都要歸咎於一點:她太“年輕”了。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她什麼都不 懂,直接從一個名門望族的閨中小姐,變成了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師長夫人。她出嫁時不到17歲,守寡時剛剛19歲。
   
她講了一份簡要的“年份對照表”。1925年,張靈甫以黃埔四期生的身份,與同學林彪、劉志丹、謝晉元、胡璉等一起追隨總司令“蔣校長”踏上北伐征程的時候,王玉齡還沒有出生。1928年,王玉齡誕生在湖南長沙的望族王家時,北伐已經成功,張靈甫因屢立戰功而升為連長。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張靈甫率軍來到淞滬戰場時,不到4歲的王玉齡剛剛為避戰禍離開上海。那是她第一次到上海,陪身患重病的父親求醫。 1937年,張靈甫以團長的身份參與了“八一三”淞滬血戰,此時他幾乎經歷了抗戰中正面戰場的每一場惡戰,幷打下了“常勝將軍”的威名。這一年,9歲的王 玉齡正在家中歡度幸福的童年,對國家和民族的危難毫無意識。
   
1940到1945年,張靈甫在王玉齡的家鄉歷經慘烈的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等,打瘸了一條腿,從團長升到副軍長;此時的王玉齡卻一路逃難,在山林間讀完了小學,又讀中學。
   
1945年,42歲的張靈甫身兼74軍軍長和南京警備司令,成為蔣介石的“禦林軍總管”,而他的新婚妻子王玉齡甚至不知道他的年紀,以為他最多30出頭。
   
1947年,直到孟良崮戰役前夕,王玉齡還挺著9個月的大肚子坐著在土路上顛得亂跳的吉普車去前綫看望張靈甫,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到丈夫。她説,那時候她眞的什麼都不懂,不覺得累,不覺得苦,不知道要小心“保胎”,只想著能見上丈夫一面就開心了。
   
1947年5月7日,這一天,王玉齡生下了胖小子,張靈甫爬上了孟良崮。10天后,74師?穴原74軍?雪全軍覆沒,張靈甫戰死。這份“對照表”列出了在 王玉齡與張靈甫相交集的那些“歷史事件”中,他們各自懸殊的年齡、身份、地位和參與歷史的“深度”。究其實質,其實無非是出生於1903年的張靈甫與出生 於1928年的王玉齡之間巨大的年齡差距。盡管他們的婚姻生活和諧美滿,盡管他們在很多事情上有著異乎尋常的“共同語言”,但實實在在的“代溝”使得王玉 齡幷不能眞正深入地瞭解張靈甫這個人的過去,幷不能眞正理解身處中國現代史上最血雨腥風最風雲變幻的年代的他面對那些重大抉擇時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
   
她是一個女人,一個太年輕的女人。她能夠付出的唯有感情,這份感情一直支撐著她。直到現在。盡管談起孟良崮,她已經可以很平和地微笑著回答問題,但憶起張 靈甫死訊傳來的那些日子,她依然眼含熱淚、聲音哽咽。她不反對重拍《紅日》,但有兩點保留:一,希望這個重拍版裡不要再有醜化的傾向;二,傳説出演的李幼 斌,她認為不適合演張靈甫,倒不是因為他刻畫的“土八路”李雲龍太過深入人心,而是因為他“長得不好”,與她心中珍藏了60年的那個高大、英俊、威武的張 靈甫形象反差太大。近80歲的人,只要談起張靈甫,她能夠在兒子公司那間非常“臺商”風格的淩亂會議室裡一坐6個小時,中間只站起來接了兩個電話,上了一 次厠所。臨走,她還反復關照:“我太平凡了,你寫報道少寫一點我,主要寫張靈甫。” ......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21894

 

 

孟良崮之魂 常勝將軍 - 張靈甫(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ra  的頭像
    Flora

    月移花影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