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宜

傳承、追夢 許芳宜

許芳宜:「我這裡多數都是烏龜,我沒有怕我敎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我怕他們消失在終點,真的,最怕是兔子消失在終點,兔子跑得太快了不注重細節,沒有注意到過程中的喜悅。」

能不能讓年輕人感受到過程中的喜悅,是許芳宜編舞教舞時,很在乎的事,40歲之前,這位國際舞蹈家的夢想,就是專注作最好的演出,直到她開始編舞創作,有了新的夢想,就是幫助年輕人,追求夢想。

許芳宜:「妳身體的那個欲望,你真的相信你身上有一顆球嗎,你真的相信你在玩球嗎,你真的相信,你很過癮的在,你真的相信你在對打嗎,你相不相信,還是只是拍子而已。」

許芳宜:「你們兩個做,你注意看他們兩個的身體,5、6、7、8…OK,他就是要搶那個地盤,但他搶,不是我只要搶,他用他的身體,他用他的精力,這麼去搶,他能夠被衝撞,是那個人身體的精力,所以我們不是就轉出來。」

她一直強調態度,因為自己作為有經驗的表演者,許芳宜很相信,肢體會忠實反應心裡的聲音,她也相信觀眾感受得到。許芳宜:「每個人不要忘記你在對誰說話,還有你在說的是什麼話。」

這是許芳宜為年輕人編的舞,最近才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許芳宜:「要怎麼從這些這麼年輕的身體,找到一個非常原始的,內在想說話的慾望,假設我說的話你為什麼不相信,那要怎麼樣說,你才會相信呢,類似、那也不是動作的問題,是你為什麼不相信的,那個人的態度問題,那這個東西,觀眾不一定要接受到你為什麼不相信,他可能是接收到一個人的情緒而已。」

為了幫助舞者傳遞情緒,她要每個人想出一句真正想表達的話。舞者林邵娗:「至少我想要告訴人家說,我是有未來的,只是想要跟你說,整個情緒都是不一樣的,會很明顯就是會觸動到每個人的心裡,會覺得說說我沒未來,我會想要做給你看,我要做給你看。」

這群年輕舞者,真的想做出什麼,有的是學生,有的有自己的工作,有的學芭蕾舞科班出身,也有的從跳街舞開始,或許不夠柔軟,但有發洩不完的精力,每個週末2個整天,她們跟著許芳宜排練舞蹈,從早晨到天黑,跟著老師徹底流汗。

許芳宜:「我並不覺得傳承舞蹈和傳承許芳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傳承希望和延續夢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你要相信,你要相信你可以,你要相信你的確不一樣,你的不一樣是是有價值的,你是值得存在的。」

許芳宜用自己的經驗,讓學生知道夢想值得追求,當年她畢業決定出國學舞,爸爸只答應給她3年時間,在這3年的壓力下,她拚了命的學習,從不敢開口說一句英文,只好每天默默練舞,一直到幾年後,終於進入舞團,群舞跳到獨舞,再到成為首席,甚至2005年美國的公共電視,製作許芳宜專題。

美國公共電視節目片段:「有許多人像芳宜一樣,自願到美國來。」

那年美國PBS專輯裡,以相當長的篇幅,報導許芳宜從台灣到紐約苦學的故事。美國公共電視節目片段:「最困難的是第一步,妳有沒有勇氣,打包行李買機票就出發了?許芳宜成長在一個離台北不遠的小城鎮,她父母親經營地方的小藥房。」

許爸爸:「對跳舞的東西其實我們也不懂,她也沒有講說是什麼原因或怎麼樣,那其實我也不懂啦,總而言之,她就是一定要去。」

當初不太贊成的爸爸,也上了美國的電視專訪,這是許芳宜自己追求夢想的故事,也是學生們想跟隨許芳宜,勇敢逐夢的原因,但是逐夢之路,絕對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許芳宜:「可是你在講的時候是在對她講,你看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還可以繼續嗎,動作大一點。」

許芳宜的要求,不只是體力或動作到位,這段她要求體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透過舞蹈動作,舞者需要更多的人生經驗,帶觀眾一起思考。

許芳宜:「你沒有相信她是女神,繼續繼續,不能停喔不能停,他越衝你越趕,他越衝你越趕,再趕再趕再敢再趕,下一組…。」

許芳宜:「不要把這個東西複雜化,其實它就是很簡單,它也許就是個關係,也許是個爸爸嘮叨女兒的關係,也許是個情人的關係,它也許是一個中年男子對太太的關係,它也許是個兄妹對於他永遠是要照顧那個最小的,做什麼都不行都不行,因為你永遠是我的寶貝。」

許芳宜很樂意說明自己的舞作,讓觀眾和她一起從舞蹈中,體會生活、獲得感動。舞者楊甯:「老師說我不要表情,我不要表情,我覺得後來慢慢練那個東西的時候,會有一種就是如何在不用表情當中,可是又可以在只是動作很簡單的東西,可以傳達出給觀眾很多很多不同的想像。」

楊甯是北藝大舞蹈碩士班學生,她享受舞蹈也享受學習,小陸則是征戰各地的街舞冠軍,在街舞界已經是老師級高手了,但他願意重新開始,慢慢分解每個動作,用心感受許芳宜的作品。

舞者陸世翰:「我是跳街舞的,我其實我很有把握,我的表演可以帶給大家開心,或是覺得,哇!好帥喔,但是我很想要學習,怎麼樣可以表演讓大家覺得感動。」

想要學習能打到心裡那種感動,一群年輕人,跟著許芳宜想找尋的就是這種東西。舞者陳崇賢:「我做動作的時候,我也會覺得我做一次我就會了,可是為什麼老師還要叫我一直練,根本就沒有意義,但是其實說真的,之後慢慢你就會了解到,你做10次、20次之後,你就想想之前自己做的,其實有不一樣的體會。」

許芳宜:「累積就是說,你可以傻傻的用功,但累積到後來還是同一張紙,同一個顏色,但是如果你加上你的思考的話,每一次的累積,都會一點點的加、一點點的加,然後讓你在不同的高度上面看自己,和反觀回來檢查自己的身體。」

許芳宜帶著這群不見得都受過專業訓練的舞者,實驗性地尋找各種可能性,上過國家劇院演出,也去過紐約,不只是教舞,也教觀念。

許芳宜:「也許我沒有辦法發亮到那樣,但是我有沒有辦法在我最大,我盡我最大的努力,把我自己、把我的身體、把我的人發揮,和讓它燃燒到極限,我其實相信每個人都會亮,只是你亮的方式,和亮的舞台是不一樣的。」

舞者劉威廷:「我從來沒有拿過第一名、學科,第一次拿第一名就是術科,這個衝擊對我很大,因為我喜歡,我就很努力在做這件事,我也會想要把我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林邵娗:「我就覺得老師在舞台上很亮眼,真的很棒,詮釋得很好,就觸動到我心,那時候我就決定,就下定目標,我就覺得很想像老師一樣,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舞者何健銘:「後來就是,我一出來就是我很帥這樣子,所以我一走出來,就是練習那個霸氣,所以我就這樣子,就是每次都要練習那個,一轉身那個霸氣,那一剎那,學老師,就是儘量學老師啦。」記者:「我覺得你們老師很難學耶。」舞者何健銘:「對,就是因為難學才要學,所以他學得不像啊。」

許芳宜用這群孩子形容他們,說他們是少數可以存活下來的,跟許芳宜一樣,有著想不斷吸收的熱情,更有對未來的期待與夢想。舞者李函潔:「希望之後可以不用人人會跳舞,但我希望人人都可以欣賞。」

舞者陳勁甫:「然後就看了老師的故事,就覺得很勵志…哈。」

舞者林佩萱:「我現在只希望我可以一輩子,一直跳舞、一直跳舞。」

舞者董柏霖:「可以一直站在舞台上,如果最好,也是能像老師一樣,登上國際的舞台。」

舞者黃曼鈞:「很想在老師身邊學習,也是希望可以跟老師一樣,就是站在國際的舞台(笑)。」

舞者張汶皓:「這東西要怎麼讓它在台灣可以更多人看到,好像應該就從自己開始做起來。」

舞者劉力瑋:「每天累積自己,把握當下,在表演中找到自己。」

何健銘:「我的目標要超越老師。」記者:「你們的老師應該很難超越喔。」何健銘:「只要一步一腳印就可以超越。」

許芳宜:「我不喜歡跟人家講那種,特別說勵志說你要有夢想、你要有企圖心、你要怎麼樣,就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被夢想改變的小孩,我曾經就是那個因為一個夢想,因為一個期待完成這個夢想,我的人生從那一天改變了。」

從一個在跳舞中找到快樂的小女孩,到苦練成為國際現代舞明星,再到現在回到家鄉,努力播下相信夢想的種子,許芳宜說,一直到現在,她的夢想沒有斷,而且繼續在延伸。TVB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許芳宜
    全站熱搜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