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老台味 - 新鮮、簡單、實惠 -  張都進

 

 

服務生:「歡迎光臨。」

提到這家餐廳的歷史,要從客人的回憶開始說起。消費者:「民國43年,大一剛來台北念書,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 已經57年了。」消費者:「台大第一學期的註冊費多少錢你知道嗎?72元新台幣,他要4元,那他有多貴,哈哈哈。」記者:「所以說老是來這邊吃?」消費 者:「我來這裡前後出入也有50、60年了。」消費者:「初中的時候吃到現在,我們現在都60歲了。」

有美食陪伴的歲月,現在想起來彷彿都還齒頰留香,不過要扛起這超過一甲子的老店,持續吸引新舊顧客上門,老闆肩頭上的責任,可就沒那麼輕鬆了。民眾:「哇,好大喔。」

清晨7點半,近海捕撈到的各式魚貨紛紛從南北港口,運到這1946年開張的台式日本料理店門口,留著小鬍子的第二代老闆張都進,忙著招呼這些為了工作,徹夜未眠的海鮮供應商,依照父親傳授的把關訣竅親自驗貨,而體型不小的鮪魚一現身,就立刻引來早起路人的圍觀。

老闆張都進:「這尾漂亮喔,這尾,這哪裡的?」魚貨商:「就是定置魚網的。」張都進:「定置魚網哪裡的?」魚貨商:「南方澳,南方澳黃鰭鮪,這是昨天中午抓來的,昨天下午抓到的。」張都進:「水水水水,這樣幾公斤啊?這尾多重?」魚貨商:「差不多50公斤。」

記者:你們以前小時候是自己切嗎?」張都進:「早期都自己處理,現在數量比較多,所以…。」

現在整條魚的初步分解,都交由專業廠商來處理,因為鮪魚全身是寶,連魚皮、魚骨都有老饕喜愛。張都進:「生魚片的部分,就是背部背脊跟肚的部份,做生魚片比較多,其他部分做甜不辣啦,最差的就是煮湯,煮味噌湯這樣子。」

張都進:「OK,好,先進去,阿德先進去,這個先進去。」

張都進指揮員工,把大塊大塊的鮪魚肉放進料理吧台,也要另一家廠商接手處理他們的紅魽還有鮭魚。張都進:「紅魽的話,2、30斤的大概2條,那個鮪魚的話,大概像這樣說起來,差不多是一天大概1條啦。」

講究新鮮第一的老闆說,每天店裡的需求量魚類約要1、2百斤,蝦類則是30到40台斤,而大明蝦的標準體型,則訂在4隻1台斤,差不多3、4歲的成蝦。張都進:「海鮮都有各地的啦,像這個大部分都是澎湖、茄萣附近,我們興達港、茄萣出產的比較多。」

魚蝦等海鮮到齊之後,餐廳內的前置作業隨即展開,張都進搶著跟廚師分工合作,彷彿每個環節都要親自參與,才更加放心。記者:「所以你都自己來?」張都進:「我大部分很多都自己來,對,這邊我來,桌子上的我切。」

並 非什麼事情全都要攬在身上,不過老闆希望以身作則,用身教告訴員工,用心很重要。張都進:「我的長輩一直教訓我們說,教我們說,你做事情你沒有用心,肯定 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啦,雖然你用心不一定成功,但是你一定要用心才會成功,我們也教導我們自己的兄弟還是我們的員工,必須要這樣做。」



已經接棒30幾年的他,至今依舊擔心壞了父親打下的基礎,所以自我要求,每天都戰戰兢兢,維持長輩立下的傳統。

張都進:「一般來講,我們就比較沒有什麼手雕工啦那一類的東西,比較屬於就是簡單化就對了啦,一般的東西就是用最新鮮的東西,最簡單的處理方法這樣子,提供給客人便捷方便這樣子。」

這是他們對「台式日本料理」的定義,同時也要讓客人有經濟實惠的感受。記者:「份量要大一點就是了?」張都進:「對,稍微大一點,那麼就是客人吃得就是覺得物超所值這樣子,一般來講就是,你如果日本料理一般就是比較手工雕工比較多,時間會拉得比較長一點。」

張都進說「新鮮」、「簡單」、「實惠」,是他們貫穿一甲子的核心價值,而在客人捧場的情況下,也必須相當講究效率,像這個機器就能節省高達10倍以上手工的製作時間。

張都進:「當初因為生意一直很好,生意很好,所以一直3、4個師父在做都來不及做,所以後來我們30年前,從日本帶了一支,就是我們現在壽司的機器人,最早期的這樣子。」

這古董機器已經淘汰,現在換了速度更快的。張都進:「這個1個鐘頭可以用到1200個,這個機器有一點老舊了,速度也比較慢了,所以現在變成換新的,新的速度比較快,那個一個鐘頭可以達到1600個。」

但 不是所有的舊機器都必須鎖進倉庫,像這個立下戰功的古董就被擺在門口,當成鎮店之寶。老闆堂弟張建男:「這個是一個生啤酒的龍頭,歷史超過60年,這個是 原始使用的照片,我們這個底下應該是有啤酒桶,然後用手工打氣,打氣幫它從這2個龍頭出來,那一天我們大概要15桶,一桶大概30公升吧,450公升再乘 以60年。」

輝煌的歷史,讓店家津津樂道,不過也不諱言老店經歷過的打擊劫難,也沒有少過,光是祝融之災,就碰過2次。張都進:「上面有 一些倉庫的東西,包括我們的電腦,所有包括洗碗機、這些冷凍庫都付之一炬,忽然間也沒有想到,半夜的時候就是消防隊通知我們,保全公司通知我們說,上面有 一點就是著火了這樣子。」

除了早期民國53年之外,民國99年他們又經歷了一次火災驚魂記。張都進:「後來我們就把所有的線路,所有東西全部換新的,換比較特別要求,要換一些比較正牌的東西啦,就把它全部更新這樣子,員工方面我們也是特別注意,煙火方面都很特別注意。」

電 力負荷超載引發的火苗,給了老店很大的教訓,所幸停業一個禮拜整頓之後,浴火重生,另外當年台北鬧區的版塊移動,也曾讓客人流失了2/3。張都進:「西門 町做鐵路地下化的時候,因為交通非常不方便,所以變成說西門町的人潮,變成說減少了,往東區那邊移過去了,那麼後來捷運做好了以後,慢慢人也都回來了,所 以西門町現在變成說比以前更繁榮更熱鬧。」

捱過了交通黑暗期,老店經營者也深知在口味上要不斷創新,才能吸引年輕人,延續生命力。廚師高 治平:「我們大概每半年,就會有推出個3、4道新的菜這樣子,把舊的東西先把它精華保留下來,然後去尋找說什麼,現在目前流行什麼東西,把這些流行的元素 加進去我們目前現有的菜色裡面去做改良。」

追求創新跟進步,除了是廚師的天職,也是來自於老闆的要求跟交代,最近是像日本有一些海鮮的蓋 飯,大概是我們在帶動流行啦,因為日本現在目前,目前台灣年輕人比較20、23,比較哈日,所以就變成說喜歡吃日本的比較一些新鮮的東西,比較新奇的,像 我們的海鮮蓋飯、海膽蓋飯那一類的東西,現在做得很那個。」

在忙碌的廚房內,廚師在油鍋內灑麵糊,增加炸蝦的脆度,只有前置作業經過充分準備才能快速上菜。張都進:「油在170度左右,用很快速的那個炸法,大概2、3分鐘就可以上桌了。」

記者:「這邊師父,比如說切牛肉、切生魚片,他出菜的過程差不多多少的時間?」張都進:「平均速度都很快,大概一個菜大概都2、3分鐘就可以處理好了。」

不 過文火慢燉的料理,就很費功夫。張都進:「這個鮑魚是用南非進口的鮑魚,,一般我們現在出菜很快,是因為我們先前前置作業,已經大概做得差不多了,平常這 個鮑魚一般在這邊燉煮的話,大概要燉個4、5個鐘頭,一般用米霖、酒啦,日本清酒加上調味料下去慢慢熬煮,大概要燉4、5個,一般入味的話,要燉個4、5 個鐘頭。」

雖然食材用料頗為高檔,不過張都進卻強調,自家賣的是庶民料理。張都進:「因為我們的進貨成本比較低一點點,為什麼?因為我們量比較多,而且自己在採購,所以比較可以成本會省一點,我們就是回饋給顧客這樣子。」

從張都進父親創業開始,一脈相承的信念,讓不少老顧客頗為支持。婦幼衛生中心董事長陳宏銘:「食材很新鮮,他們講究衛生,我認識我們老闆張先生的爸爸,我在這個店裡面吃了50幾年了。」

顧客:「上癮了,他這個有一點臺灣味的味道。」

而這一桌60歲的媽媽初中同學會,則是充滿笑聲。顧客:「怕曝光的,要來吃飯沒有報備的,哈哈哈。」

走過一甲子,老闆張都進對這些常客相當惜福感恩,也期待秉持物美價廉,始終如一的堅持,繼續邁向下一個60年。

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ra  的頭像
    Flora

    月移花影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