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 Rove Beetle

 

 

別惹隱翅蟲 碰到蟲液10幾秒皮膚即潰爛

腋下夾死隱翅蟲 腫成紅燒肉 

夏季蚊蟲多,戶外活動應當心,醫師門診發現,近來因隱翅蟲引發皮膚紅、潰爛者,增加一到兩成。醫師表示,日前收治一名20多歲女性,在戶外騎單車,卻有蟲子迎面跑到臉上,女子趕緊以手撥臉,又揉眼睛,結果臉部皮膚泛紅,類似灼傷與灼熱感,甚至局部皮膚潰爛,眼皮也紅腫,就醫檢查才知道是隱翅蟲釋放毒素引發。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隱翅蟲較白天常在樹叢附近出沒,但曾碰過少數跑步與騎單車民眾,因隱翅蟲跑到臉上、脖子上,以手撥弄時,將蟲子拍死,毒素引發皮膚紅與刺痛的個案。日前還收治一名22歲男性,與好友相約夜間河濱打籃球,結果雙手舉起時,隱翅蟲跑到腋下,被夾死,其毒素蔓延整個腋下,造成腋下皮膚大範圍紅腫灼熱。

 

隱翅蟲跑到一名男性腋下被夾死,毒素蔓延腋下,造成皮膚大範圍紅、灼熱、潰爛。

圖/趙昭明醫師提供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隱翅蟲身長約1公分左右,受到驚嚇或被打死時,會釋放毒素,一旦碰到皮膚,尤其是脖子等皮膚較薄較軟的部位,更易造成如同灼傷的刺痛與紅腫,甚至因為疼痛,有些民眾會誤以為是帶狀性泡疹。文獻曾報告過,有民眾因隱翅蟲跑到臉上,手碰到蟲子沾了毒素,又以手揉眼睛,導致毒素跑到眼睛裡,造成角膜灼傷的病例。

蔡呈芳說,隱翅蟲在夜裡會有趨光性,容易跑進屋內,民眾不要以為在室內就不會碰到隱翅蟲,尤其居家附近有公園、綠地都要當心,若發現蟲子跑到身上、皮膚上,盡量不要拍打。

在治療方面,他說,輕微可使用痱子膏、氧化鋅等治療。若皮膚嚴重紅腫灼熱,需以類固醇藥膏治療,大約七到十天應能康復。 (聯合新聞網) 

 

隱翅蟲 - 別惹隱翅蟲 碰到蟲液10幾秒皮膚即潰爛

影片: 隱翅蟲

 

隱翅蟲(Rove Beetle)
為一種甲蟲,屬鞘翅目(Coleoptera),隱翅蟲科(Staphylinidae)。鞘翅極短,因其蟲翅藏匿於腹下不易察覺而得名。

隱翅蟲 - 黃色相間的環紋,身體很細長,長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

隱翅蟲 - 棲息在水田、草叢或樹林中,以腐敗的植物和動物為食,並不會螫人。

 

隱翅蟲   隱翅蟲素(Pederin)

隱翅蟲 - 不會螫人,但牠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是一種高度刺激性物質,患者皮膚接觸到10到15秒就反應成壞死性紅斑,產生劇烈灼 傷般的疼痛,造成以皮膚潰爛及小水泡般表現的「隱翅蟲皮膚炎」;此時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沖洗,絕對不能用手搔抓,並就醫治療。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形成線狀的病灶;當它被打死或捻碎時,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所到之處皆成糜爛,這時若患者的手沾著毒液,再去碰觸其他地方的皮膚,會將毒液散佈開來,引起廣泛的病灶。

隱翅蟲 - 夏天是隱翅蟲活躍的季節,尤其是在夏日大雨後,或是當牠的棲息處受到騷擾時。

隱翅蟲 - 蟲本身具趨光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因其細長的體態可以穿過紗窗的格目,所以即使安坐家中,還是有機會被襲擊。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圖: 隱翅蟲 Rove Beetle


隱翅蟲 ..黃色相間的環紋,身體很細長,長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棲息在水田、草叢或樹林中,以腐敗的植物和動物為食,並不會螫人。

隱翅蟲雖然不會螫人,但牠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是一種高度刺激性物質,患者皮膚接觸到10到15秒就反應成壞死性紅斑,產生劇烈灼傷般的疼痛,造成以皮膚潰爛及小水泡般表現的「隱翅蟲皮膚炎」;此時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沖洗,絕對不能用手搔抓,並就醫治療。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形成線狀的病灶;當它被打死或捻碎時,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所到之處皆成糜爛,這時若患者的手沾著毒液,再去碰觸其他地方的皮膚,會將毒液散佈開來,引起廣泛的病灶。

夏天是隱翅蟲活躍的季節,尤其是在夏日大雨後,或是當牠的棲息處受到騷擾時。蟲本身具趨光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因其細長的體態可以穿過紗窗的格目,所以即使安坐家中,還是有機會被襲擊。

隱翅蟲皮膚炎引起的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常覺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老一代常認為,這是「長腳蜘蛛撒尿」的結果。

古醫書裡記錄著:「蜘蛛瘡,或衣沾蜘蛛遺尿,或蟲蟻遊走,染毒而生,淡紅作癢且痛。」以及「蠼嫂蟲又名八腳蟲,隱壁間以尿射人,遍身生瘡,如湯火傷。」泛指的便是這種因小昆蟲毒液引起的皮膚灼傷。

古人對傷口的形容十分傳神:又癢又痛,有如燙傷;不過,古人大概也沒真的捉到禍首,殊不知長腳蜘蛛雖然長相可怕,但是牠愛吃蟑螂,稱得上是「殺蟑高手」。長腳蜘蛛與人無害,卻替隱翅蟲背了千年的黑鍋。

在夏天,若是遇上隱翅蟲,請高抬貴手,將蟲子搧離、吹走,或輕輕撥開即可,千萬別直接捏死牠!

 

雨後隱翅蟲紛飛 蟲液害毀容

清明時節雨紛紛,小美趁著雨後初晴,趕著騎車回家,突然感到臉頰一陣灼熱的刺痛感,一照後視鏡,發現臉頰已經紅腫潰爛,嚇得她當下直奔醫院,最後才知道兇手是一隻名為隱翅蟲的小蟲。

隱翅蟲(rove beetle)是一種小型昆蟲,因翅膀藏匿於腹下不易察覺而得名,牠屬於鞘翅目隱翅蟲科;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狀似白蟻,體長約0.5至1公 分,寬約0.2公分,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故俗稱「青螞蟻」。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

隱翅蟲的毒害並不是螫咬所致,而是因為蟲體含有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Pederin),與肌膚接觸10至15秒就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便會造成毒液大量噴濺,形成皮膚紅腫潰爛,此時若患者沾到毒液的手,再碰觸到其它肌膚,毒液散佈開來則會引起廣泛的病灶。

若不想被隱翅蟲「一親芳澤」,儘量不要到牠們喜歡棲息的水田、草地及樹林活動,若不得已則要穿上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防蟲液;因為隱翅蟲有趨光性,晚上 儘量關燈睡覺,同時使用蚊帳減少身體曝露;最後,若發現隱翅蟲停在皮膚上,千萬別將牠打死,避免大量毒液濺出,最好將蟲吹走即可。(ETtoday)

 

 

圖: 隱翅蟲叮咬後,一抓後果驚人

 

圖: 睡到一半,臉上和胸口一陣灼燙,原來是隱翅蟲作怪

 

隱翅蟲 - 別惹隱翅蟲 碰到蟲液10幾秒就會潰爛

在一個剛下過雷陣雨的午後,門診即將結束前,有兩名患者到門診要求「加號」,他們要求門診護士盡快安排看診。過了10分鐘後,輪到老先生就診時,另一名年輕女病患也跟著進來。

我心裡正覺得詫異時,老先生用台語解釋:「阮不認識啦!只是剛才等待門診時,發現彼此的皮膚病差不多,都是沒原因就來勢洶洶地發作起來,商量好一起看,作參考…」這真是台灣特有的看病文化,候診室裡的病友醫學。

老先生是鄉間務農的莊稼漢,因下午一場大雷雨,沒法出門就待在家中午寐,睡得香甜時,卻突然感到臉上和胸口一陣灼燙的感覺而醒來,老妻一看,怎麼他的半邊臉都紅腫起來?就趕來看醫師。

女病患是住在市郊的上班族,趁著雨後初晴,趕著騎摩托車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就突然感到眼皮上一陣刺痛,對著後視鏡一照,真是花容失色,當下直奔醫院。

我仔細檢查了老先生的臉頰和領口的位置,兩處傷口的狀況模樣類似,面積不規則,呈現灼傷般的紅腫熱痛反應,還帶著皮膚焦痂,傷口有潰爛的感覺;女病患的情況也很類似,位置在右眼皮,腫得快睜不開眼睛了。

這就是「隱翅蟲皮膚炎」,也是老一輩所熟悉的「長腳蜘蛛撒尿」(台語音為「喇牙漩尿」)。老先生一聽就了然於胸,女病患還是一頭霧水。

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因翅膀藏匿於腹下不易察覺而得名,體態上有點像鐵青色的白蟻,腹部有黑黃色相間的環紋,身體很細長,長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棲息在水田、草叢或樹林中,以腐敗的植物和動物為食,並不會螫人。

隱翅蟲雖然不會螫人,但牠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是一種高度刺激性物質,患者皮膚接觸到10到15秒就反應成壞死性紅斑,產生劇烈灼傷般的疼痛,造成以皮膚潰爛及小水泡般表現的「隱翅蟲皮膚炎」;此時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沖洗,絕對不能用手搔抓,並就醫治療。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形成線狀的病灶;當它被打死或捻碎時,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所到之處皆成糜爛,這時若患者的手沾著毒液,再去碰觸其他地方的皮膚,會將毒液散佈開來,引起廣泛的病灶。

夏天是隱翅蟲活躍的季節,尤其是在夏日大雨後,或是當牠的棲息處受到騷擾時。蟲本身具趨光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因其細長的體態可以穿過紗窗的格目,所以即使安坐家中,還是有機會被襲擊。

隱翅蟲皮膚炎引起的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常覺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老一代常認為,這是「長腳蜘蛛撒尿」的結果。

古醫書裡記錄著:「蜘蛛瘡,或衣沾蜘蛛遺尿,或蟲蟻遊走,染毒而生,淡紅作癢且痛。」以及「蠼嫂蟲又名八腳蟲,隱壁間以尿射人,遍身生瘡,如湯火傷。」泛指的便是這種因小昆蟲毒液引起的皮膚灼傷。

古人對傷口的形容十分傳神:又癢又痛,有如燙傷;不過,古人大概也沒真的捉到禍首,殊不知長腳蜘蛛雖然長相可怕,但是牠愛吃蟑螂,稱得上是「殺蟑高手」。長腳蜘蛛與人無害,卻替隱翅蟲背了千年的黑鍋。

在夏天,若是遇上隱翅蟲,請高抬貴手,將蟲子搧離、吹走,或輕輕撥開即可。(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自由電子報)

 

影片: 隱翅蟲  Drosera multifida Nabs a Flying Rove Beetle

 

arrow
arrow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