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催芽劑 - 又稱「二氯乙醇」

 

葡萄催芽劑

 

葡萄催芽劑 - 4死案逆轉 法醫:鑑定未矛盾

南投縣信義鄉4死案經朱姓男子坦承於米酒中加入葡萄催芽劑,案情大逆轉。法醫研究所表示,原鑑定報告即查出死者嘔吐物含有葡萄催芽劑,但致死關鍵仍是肉毒桿菌,沒有矛盾。

南投信義鄉兩對夫妻7月5日共用晚餐後,次日離奇暴斃。南投地檢署偵辦,21日公布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等單位的初步檢驗結果,研判4人傾向肉毒桿菌中毒死亡,但當時醫界認為死者症狀不像肉毒桿菌中毒,仍有其他致命因素。

案情近日出現大逆轉,南投檢警查出1名朱姓男子疑似與死者之一的王美永原是男女朋友,朱男不滿王美永與另一名死者林敬儀結婚,於是蓄意報復,涉嫌以催芽劑(二氯乙醇)在米酒中下毒。

法醫研究所所長李俊億表示,當初法醫提出的鑑定報告書中,死者嘔吐物含有肉毒桿菌、葡萄催芽劑等成分,但因肉毒桿菌毒性較強、葡萄催芽劑較微弱,因此研判4人致命關鍵為肉毒桿菌所致。

李俊億認為,當初法醫鑑定報告有檢測出葡萄催芽劑,此為靜態的鑑定數據,再交由南投地檢署判斷、衡量,因此鑑定報告與嫌疑人事後自白犯案內容,未有矛盾之處。

李俊億解釋,葡萄催芽劑是一種溶劑,滴在葡萄結上會長出新芽以催化植物生長,若人不小心誤食,會出現噁吐等症狀,劑量重的話會中毒致死;不過,每個人吸食多少葡萄催芽劑會致死,狀況不一,國際上也少有案例。 〔中央社〕2011-08-22

 



 


葡萄催芽劑很毒 打解毒劑存活率達八成

    南投林敬儀及田福榮兩對夫婦中毒案,死者王美永的前朱姓男友坦承在米酒中,加入葡萄催芽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葡萄催芽劑是劇毒,少量就可能致命,如果第一時間有懷疑,必須儘快施打解毒劑,存活率可以達到八成。

    葡萄催芽劑會造成呼吸中樞衰竭,心臟毒性與神經肌肉致毒症狀也可能同時發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洪東榮主任說,葡萄催芽劑很毒,農民在使用上都很小心,過去每年約有兩到三個葡萄催芽劑中毒案例,因為中部縣市是葡萄主要產地,因此,中毒者大多是葡萄農,對象明確,第一時間施打解毒劑,存活率提高到現在的八成。因此,如果臨床上有懷疑,儘管解毒劑很貴,他還是贊成使用。

    洪主任說,葡萄催芽劑是溶劑,因此,也可能穿透塑膠手套造成中毒。這起四人中毒案,曾經引起當地民眾恐慌,行政院長吳敦義二十一號晚間在中部與媒體餐敘時,曾經跟南投縣長李朝卿通話,獲知案情,嫌犯也已經逮捕,當時,吳揆要求應對外清楚說明。 中廣新聞 2011-08-22

 

無色劇毒「葡萄催芽劑」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洪東榮表示,葡萄催芽劑是種劇毒,臨床上發現只要沾在衣物、皮膚上就可能中毒,須即時以解毒劑解毒,曾有婦人沾染後不到20小時就喪命。葡萄催芽劑又稱為「二氯乙醇」,無色、透明,有濃郁的酒精味,可經由口服、皮膚接觸或吸入等方式造成中毒,具心臟、腎臟、中樞神經毒性。 .....2011年08月22日 http://tw.nextmedia.com/rnews/article/SecID/102/art_id/64504/IssueID/20110822

 

 

葡萄催芽劑 兩滴封喉

讓偵辦離奇命案人員無法破案的葡萄催芽劑,究竟是什麼樣的毒藥?葡萄催芽劑又稱為「二氯乙醇」,由於含有劇毒,一旦誤食很快就會發作,不可能延至隔日才死,因而有「兩滴封喉」的恐怖外號。

葡萄催芽劑在工業上可作為溶劑、潤滑劑,農業上可作為馬鈴薯及葡萄的催芽劑,無色、有酒精味、毒性大,可由口服、吸入及皮膚接觸而致毒,毒性主要造成延髓呼吸中樞衰竭致死,心臟毒性與神經肌肉致毒症狀可能同時發生,因此目前果農已少用葡萄催芽劑,而改以氰胺作為催芽劑。

之前曾有農婦把盛有葡萄催芽劑的桶子掛在肚子前,可能因搖晃導致溢出,沾到該名農婦腹部等處,農婦隨即出現肚子脹、痛、腹瀉等症狀,緊急送醫後仍不治。

萬一中了葡萄催芽劑的毒,也不是沒有解藥,解毒劑Fomepizole有機會就回一命,但要在產生酸中毒前施用才有效果,一旦產生酸中毒時才使用,效果就不佳。

【2011/08/22 聯合新聞網】



影片: 葡萄催芽劑 - 南投中毒案大逆轉 4人遭毒死-民視新聞

 

 



arrow
arrow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