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下鄉咖啡實驗 - 陳文祈博士

 

1元變10元 博士下鄉咖啡實驗

小動物的糞便能做什麼?糞土變黃金,農民要有勇氣試,科學家們更要有創意。工研院南分院特別助理陳文祈:「可是對生態來講,這種土窯反而是怎麼講,具有人文,還有歷史的一個傳承。」

921地震後,研究綠建築材料的陳文祈博士,到災區去協助竹農開發竹炭產業,蓋窯與燒炭2種基本功,每一步都要親自做。陳文祈:「會啊會啊,這個就是我們自己來的。」記者:「自己來啊?」陳文祈:「自己來才有辦法去教農民,教竹農怎麼去燒竹炭。」

與工研院同事們親手花了2個禮拜,搭起傳統窯,之後才能研發出高科技電窯。陳文祈:「是滿累的,是滿累的,但是這個就是一個過程,享受這個過程吧...........

 



1元變10元 博士下鄉咖啡實驗 - 陳文祈博士

在工研院,有一位很有心的科學家,他決定下鄉,到台東去協助農民,也剛好他遇上了一位願意信任他的老實農民,於是他們一起做實驗,研究出在地的果子狸咖啡,為農作物創造新的產值。

台東卑南咖啡產銷第5班阮勇光:「這個是以前採菌在用的,對啊,牠吃一半我吃一半啦。」記者:「牠有名字嗎?」阮勇光:「有啊。」記者:「介紹牠們一下好不好?」阮勇光:「這個全部都叫小白。」

臺東農民阮勇光家裡,有很多隻小白果子狸。阮勇光:「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活動)有一定的時間,下午3點洗舍、清理,5點給牠吃,差不多明天早上牠就排光了。」

阮勇光:「就寄快遞,還要寄宅急便喔。」記者:「宅急便不都要填單,填裡面是什麼嗎,那你要跟他們講什麼?」阮勇光:「果子狸大便。」

小動物的糞便能做什麼?糞土變黃金,農民要有勇氣試,科學家們更要有創意。工研院南分院特別助理陳文祈:「可是對生態來講,這種土窯反而是怎麼講,具有人文,還有歷史的一個傳承。」

921地震後,研究綠建築材料的陳文祈博士,到災區去協助竹農開發竹炭產業,蓋窯與燒炭2種基本功,每一步都要親自做。陳文祈:「會啊會啊,這個就是我們自己來的。」記者:「自己來啊?」陳文祈:「自己來才有辦法去教農民,教竹農怎麼去燒竹炭。」





與工研院同事們親手花了2個禮拜,搭起傳統窯,之後才能研發出高科技電窯。陳文祈:「是滿累的,是滿累的,但是這個就是一個過程,享受這個過程吧。」

把竹炭產業推起來這年,陳文祈40歲,重新接觸自然田野,看到的不只是兒時美景,還有台灣東南部自然生態的豐富多樣。陳文祈:「學習啊,從農民的身上其實可以學到很多,這種種植的技術。」

協助農民產業轉型,這種不賺大錢的計畫,連政府預算都少,但陳文祈有不同想法。陳文祈:「最困難的地方,反而就是最有機會的地方,再有錢的老闆也買不到他們的天空,他們的天空是有夠漂亮,有夠沒有污染的,那個環境才是我們一輩子在追求。」

阮勇光:「這是1912年日本人引進台東之後,往北發展,阿拉比卡這個鐵皮卡種咖啡樹,它必須半日照,不能全日照,全日照後會生病。」

16歲從屏東到台東謀生,阮勇光做過小生意,養過山豬、水鹿,開過酒廠、牧場,為了謀生他什麼都試,種地的活也什麼都學。記者:「為什麼你那麼愛試新的?」阮勇光:「這個喔,這個被時機所迫啦。」記者:「說多沒關係。」阮勇光:「為了顧肚子啦。」

阮勇光:「比如說妳受傷的話。」記者:「那你現在在吃什麼?」阮勇光:「薊草啊,你這個壓著差不多20秒,它就那個就止血啦。」

不 過阮勇光現在又有新的熱衷目標,他是台東卑南咖啡產銷第五班的班長,種咖啡、賣豆子完全是個意外。阮勇光:「我一個客戶是開花園的,開花園喔,有幾株咖啡 賣不出去,開花的時候,白白很漂亮啊,結果的時候整個都紅紅,我太太想,欸,這個很漂亮,買回來花園種,越種越多,連酒廠、牧場旁邊都種,種到(我)變班 長啦。」

阮勇光:「依據樹,保留這個樹的間距來種咖啡,不要為了要種咖啡來砍樹,深根性大樹這個水土才有辦法保持,這個生物才可能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你的咖啡才不會生病。」

有害蟲就有益蟲跟來,看到蟲阮勇光最高興。阮勇光:「這個它是自然生態(耕作法),這個蚯蚓,這個馬陸,都很多啊,啊蟋蟀,喔,蟋蟀欸跑過來了,欸,蟋蟀、欸,馬陸,都很多,蝸牛啦這個都很多,啊這裡鳥窩,小鳥在做窩,這不要給它動啦,不然(鳥)媽媽不要回來。」

阮勇光:「因為人來是過客,不能說為了我要收東西,就無限制的一直破壞,這是不行,妳有遵照這個宇宙自然生態這個本能產量,天地要你吃多少你就產多少,依據這種方法的話,你的作物會很漂亮,不會生病,生病它也自己會好。」

但是生意可不會自己變好,味道不強烈,名氣也不大的台東咖啡豆,始終銷得慘澹,88風災之後更不見起色,一天阮勇光聽說,有個叫工研院的單位要來,教他們怎麼種咖啡,可以1元變10元。阮勇光:「那時候剛好流行那個詐騙集團,有些人以為這可能也是。」

這口號聽起來的確有點太戲劇化,陳文祈的團隊當時也還不知道,怎樣讓農人們信任他們這沒聽過的機構,但阮勇光是不習慣向慘澹低頭的農人。阮勇光:「名片都有寫什麼博士啊,那(就想)可能啊,反正來開說明會我們農民又不用花錢啊,吃飯又不用錢啊,那就聽一聽啊。」

陳文祈:「研發人員絕對不是只有想到喝,我們甚至把不要的這些渣,這個渣還能做什麼?變成是一個全株利用,從葉子、從皮、從廢棄的咖啡渣,我們這個咖啡渣也可以做成活性碳。」

實現科技美夢,還得讓農民們相信你,陳文祈和同事們每週3、4天開著車,在外面像業務員般推銷。陳文祈:「可是農民最怕的是,他們不會寫計畫書,聽說政府在補助,可是往往不是只有填表格,還要去規劃說,你要怎麼去利用這筆錢。」

離 開冷氣房,陳文祈才體會到,農民與政府單位的思考方式,距離有多大,事情要做成,他的團隊必須想辦法當橋樑。陳文祈:「至少入門票一定要,對不對。」記 者:「你有想過不是教人家做實驗,是教人家寫企劃案嗎?」陳文祈:「對,這個也是當初沒有去預想到的,因為西部地區的業者不需要你去(幫忙)。」

這次不是為了大企業而辛苦,為的是幾個政府補助預算只有6位數的案子,他們離開熟悉的實驗室去搭橋,幫忙寫企畫、擬預算、做投影片、陪農民出席說明會,當然在此之前,需要親自去農園看看。

阮勇光:「來喔,來喔,吃香蕉喔,哇,這條很漂亮,來起床了,吃香蕉欸,來,來啦來啦,來,這個全地球台灣僅有,這個跟台灣麝香貓同科,這個是特有亞種。」

養 果子狸跟種咖啡豆一樣,原來也只是好玩,朋友給的果子狸,後來變成法定要保護的,越生越多,只好自己種香蕉給他們吃。阮勇光:「當初喔本來(養)是好玩 啦,好玩也不知道說這個也可以做果子狸咖啡,工研院說,既然你有果子狸,印尼有麝香貓,你為什麼不弄(咖啡豆)給牠吃這樣。」

最初的5隻 小白果子狸,讓陳文祈有了靈感,大家都不太懂咖啡,只聽過麝香貓咖啡,大家都不太敢吃糞便中撿出來的咖啡豆,工研院把這加味過程搬進實驗室,無菌進行。阮 勇光:「養牠喔,現在是有做果子狸咖啡,有吃咖啡,不然養這個差不多賺的都給牠吃光光,我種200株木瓜、200株的香蕉,(餵牠)都吃不夠。」

工研院南分院研究員張景煇:「我們現在就是要把裡面的一些菌,給它篩選出來,大概差不多35-40度的,這樣的一個溫度下呢,我們下去做這樣的一個發酵,那經過這樣的一個,因為我們是要模擬,所謂果子狸體內腸道這樣一個環境。」

從果子狸糞便中抽取菌種,分析培養後,再一種一種地去與咖啡豆混合,整個過程從動物體內搬到清潔的實驗室裡。張景煇:「發酵的一個溫度,大概是差不多我們所設定,大概差不多35到37(度)這樣上下左右,那我們的一個時間,大概就是設定在差不多12到16小時。」

做 完實驗還要試喝咖啡,甚至請大學生幫忙拿去街頭讓路人們試喝,工研院實驗室裡同事們,當然也要咖啡喝不停。記者:「有沒想過要去吃菌的味道,或有沒有想過 自己要每天來喝咖啡?」張景煇:「喔,是沒有。」記者:「睡不著嗎?因為喝咖啡很多而睡不著?」張景煇:「喔,喝咖啡而睡不著,當然有時候也是會有這樣的 情形。」

張景煇:「農民他們在做這樣一個咖啡發酵的話,大概都是一個一般的常溫下,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很完整的溫度控制的設備。」

好 不容易得到的實驗成果,要怎樣搬到一般農園裡還能維持產品品質,更重要的是,還要兌現1元變10元的承諾。阮勇光:「果皮、果糖、果膠來做酵素,酵素去做 酒之後,加一杯深層海水去發酵來做醋,這第一項;(捧著殼)這個就是要去燒炭,這就是要燒做活性炭,可以做除濕除臭的福袋,給遊客做一個紀念。」

樹枝拿來做柺杖,果皮拿去燒成炭除臭,在農園裡也搭個竹炭窯,一個熱源、兩項用處。阮勇光:「啊做竹炭這個溫度,這個前置作業的溫度,來做(咖啡豆的)基礎乾燥。」

咖 啡沖出來之前,1元已經變5元了,原來不會喝咖啡的阮勇光,不但開始學喝,也學著操作機器,用熱空氣翻攪炒咖啡豆,不太苦也不太酸的果子狸咖啡,沒有濃郁 強烈的個性風味,卻像小隻的果子狸,可愛得誰都很難拒絕。張景煇:「以一個小小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這樣算是非常的一個…,有這樣的一個成就感。」

陳文祈:「你的生活跟你的工作,跟你的興趣能夠結合在一起,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如何在開發那個過程,不要去污染到他們的環境,這個才是我們科技人應該要去協助的。」

阮勇光:「把那個芽喔割起來就是,有一個適當的時機是做茶葉,一般再長一點點,不要太長喔,是做那個酵素,所以工研院當時說,要讓台東的農民(種咖啡樹收成)1元變10元,現在都超過啦。」

能不能讓農民在自己土地上過得更有希望,科學家們用想像力,農民們付出勇氣與努力,我們也可以用一杯咖啡,給一個機會。   來源:

 



arrow
arrow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