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香三代羊肉攤 - 淑惠媽媽 羊肉

 

羊肉攤第二代葉淑惠

 

 

傳香三代羊肉攤 - 淑惠媽媽 羊肉

台南這間傳承三代的羊肉攤,用餐時間一到,客人聞香上門,一家人很有默契各個就位,像大炒鍋前是淑惠媽媽的專屬位置,掌廚的淑惠媽媽手裡握著是父親創業第 一把鍋鏟,數十年的老鍋鏟早就用到變形,但淑惠媽媽當它傳家寶,像是延續第一代老味道,二女兒是稱職助手,去年爸爸過世,她辭掉資訊工程師工作暫時回家幫 忙,負責熟記客人餐點、備妥食材,隨時補位的是家中年紀最小的阿輝,而他已經準備好接下那把白鐵鑄成的鍋鏟。

羊肉攤第二代葉淑惠:「來,端過去。」兒子林英輝:「好。」葉淑惠:「第七桌。」

50年羊肉攤緊密維繫三代情感,也影響這個家每個人生活,當初是外公為了掙錢養家,買下人家頂讓路邊羊肉攤,就在以前台南灣裡的戲院旁,人稱羊泉爺爺的羊肉湯,一碗從5元開始賣,後來戲院失火,老街整頓,2度搬家輾轉落腳現在這個地方。

挑嘴客人一代一代也跟著老店跑,父親開店就有的菜色,招牌羊肉炒芥蘭,說炒芥蘭卻不是真的用炒的,它是放在羊骨湯汆燙,絕配的薑片和麻油,另外開大火爆 香,薄片羊肉下鍋,加點沙茶調個味,米酒炒香,火燒旺了就關火,油油亮亮的炒羊肉直接鋪滿在芥蘭上,另一道涼拌羊頭肉,羊頭肉必須熬個2小時,切片後加香 油、醬油、蔥、蒜、醋,吃的是肉質原味。」

葉淑惠:「這沒有祕方啦,有人問我都會跟他講,其實就是羊肉要好,好羊肉,不要太瘦,不要太老,久了沒吃會懷念就來了,有時候住比較遠的人,要是順路就轉來這吃,要不然北部的人也會來,有的人出國回來也是一定要來吃羊肉。」

淑惠媽媽說得洋洋得意,特別的羊三寶湯,真材實料的羊頭、羊腸、羊雜肉不說,別人家湯裡放的是酸菜,早期阿公開業卻獨鍾切細的榨菜,除了去腥提味,入口能再多些口感。

第一代羊肉攤老闆葉丁進已經85歲,退休後又歷經老伴過世,重心就剩這個攤子,阿公還堅持天天打理整齊,穿休閒衫搭西裝褲,不時出現在羊肉攤坐鎮,畢竟打 拚一輩子的羊肉店,養大了4個孩子,長子清大電機所畢業,留美攻讀電機博士,現在跟二兒子都旅居國外,兩個女兒出嫁就近在南部,身邊的淑惠媽媽就是大女 兒,而當時阿公阿嬤把店面交給她,其實有著一種對女兒的疼惜。

 

 

淑惠媽媽也是聽大人說,在她1歲多的時候罹患小兒麻痺症,不要說跑,連走路都走不穩。葉淑惠:「來坐啊,那年國小畢業我就去台北開刀,本來走路走走會摔 倒,開刀之後就比較不會跌倒。」記者:「情況轉好嗎?」葉淑惠:「對啊,走路就不會絆倒,要不然以前都穿長褲,膝蓋外褲子都跌破掉,補了又補,補了又補, 那時候花5萬元,那時候5萬元是很大數字,就是賣一塊地跟人家對半,賣地的錢花光耶,如果不疼怎麼會花錢?」

淑惠媽媽永遠不會忘記,民國56年父母為她賣地,湊5萬元找台大醫師開刀,淑惠媽媽說她已經比別人幸運,腳不方便卻不哀怨,但當時初中學校離家遠,看著兄弟姐妹讀書寫字,淑惠媽媽小學畢業後,一輩子就跟著父母守著家裡的羊肉攤。

羊肉攤第一代葉丁進:「就是給她(女兒)能夠生活,生意也沒有人想顧時間很長。」

葉淑惠:「意思是嫁我丈夫生活不好,都要靠自己年輕雙手打拚,他是說做生意辛苦啦,就要花10多個小時經營。」

認份的淑惠媽媽,38歲接手羊肉攤,長達20年時間日出做日落息,她一個月只休1天,直到前2年在孩子苦勸下,淑惠媽媽才接受一個禮拜1天拉下鐵門,喘口氣。葉淑惠:「就感受到長輩對我們很好,很疼我們,可以說照顧我到腳可以走,這就要感恩啦。」

淑惠媽媽守著老攤子,也一直守著老父親,只是這幾年阿公幾度中風,身體逐漸老化,阿公不時會陷入回憶,想起移居國外的兒子,思念總讓他老淚潰堤。葉淑惠: 「(兄弟)每年都回來,爸爸的生日就會回來探望,剛回來半個月而已,他(阿公)想兒子啦,想兒子啦,你看,講到又在哭了,有時候(兒子)回來看到就哭,要 回去美國也哭,想兒子啦,不過這幾年比較會想,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關係,更會思念。」

淚流滿面的阿公,還好有女兒、孫子始終在身邊,貼心的照顧起居,噓寒問暖,問他晚輩孝順嗎?阿公收起悲傷表情,欣慰的點點頭。

說起阿公年輕時做生意很傳奇,台灣人早期都說「要有錢第一賣冰,第二當醫生」,阿公35歲就學人家賣冰,夏天製冰當中盤商,冬天改賣羊肉,因為羊肉攤四季 都能進帳,後來才全心經營,阿公靠老經驗挑選已經閹割的年輕羊隻,熬煮肉湯原汁就不擔心羊騷味,父親賣羊肉發跡,傳給女兒手藝更精進,曾經老客人就連泡在 水裡都要喝碗羊肉湯。

葉淑惠:「下雨颱風照做生意,就煮給人家吃,就是跟人家說不好意思,我趕快煮你們吃一吃,我們等一下要收攤了,因為淹大水沒辦法做生意啊,所以趕快煮啊,水一直淹,淹到腳踝了,要回去的時候,是我兒子揹著我回家。」

傾盆大雨中都要嚐的羊肉湯已經賣了半世紀,每天清晨5點就得起床張羅,一早淑惠媽媽就在工作區庖丁解羊,順著羊隻的筋絡,熟練刀法輕輕劃下,分解羊肉部 位,從大到小,然後切片,像腿肉用來煮湯也可以拌炒,羊五花可以絞成羊肉燥,剩下當雜肉賣,每天只賣一頭羊,賣完就收攤,下午來晚就吃不到。

葉淑惠:「你看為什麼這要分成兩半?因為這一半比較薄,這邊比較厚可以做炒羊肉,這塊(薄的)只能做雜肉賣,所以羊肉貴就是這樣,羊肉分很多部位,韌的部位只能當雜肉湯賣,比較便宜,當雜肉賣就是三寶雜肉湯。」

淑惠媽媽在忙,這些年兒子阿輝也在店裡跟前跟後,2年前阿輝決定扛下家裡的羊肉生意,不過 是按照自己模式另闢戰場,他在台南鬧區開了羊肉分店,阿輝25歲時確立羊泉爺爺的羊肉湯第三代後繼有人了。葉淑惠:「有客人說,教你孩子再傳承下去,現在 聽到要繼續賣下去了,說這樣我就有口福了。」

 

 

 

談到兒子接棒,淑惠媽媽臉上立刻浮上笑容,因為這讓做媽媽的很感動。葉淑惠:「他在當兵回來就說,媽媽我買別家羊肉回來,你吃吃看,好難吃喔,他說媽媽我 如果退伍我要回來賣羊肉,要開羊肉店這樣,我很意外。」記者:「怎麼說?」葉淑惠:「小時候也沒有感覺說他想要做生意,沒有想到說他會做生意。」

等老店忙碌時段一過,阿輝換場到他自己地盤,助手角色變店家老闆。羊肉攤第三代林英輝:「以前可能吃過幾家別人的羊肉店,然後自己的羊肉店去比較,奇怪, 為什麼別人的東西羊肉我覺得不夠特別、不夠新鮮或者是什麼的,那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可是我會覺得說我們家的那麼好吃,應該是不輸給別人,頭腦突然「蹦」 的一聲,自己想通了,好吧,那就是做吧。」

是在一場家庭會議後,阿輝很快得到家人支持,但後面苦頭等著他,7坪大的羊肉店,阿輝包辦建材、裝潢、設計,5張桌子的空間,還在咬牙要賺回140萬成本,創業一開始預算超支,第一年摸索更讓他低潮。

林英輝:「我問他(客人)說,請問一下今天的菜色滿意嘛?還可以,然後離開了,才發現他們東西全部都沒吃完,我才發現我做得很失敗,所以那時候我很傷心, 壓力很大吧,沒有客人的話壓力很大,最慘的時候好像是300元,那一天300元,然後從中午做到晚上,12個小時然後只有300元,那時候覺得是我哪邊做 得不夠好嘛?是我哪邊不對嘛?然後在那邊自我檢討,然後每天總是在期待說客人會不會進來,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

林英輝:「你好,幾位呢?」客人:「2位。」林英輝:「好,請坐,這邊有菜單喔。」

擔心沒有人認同,阿輝找方法解決,於是阿輝賣的餐點跟老店做區隔,專攻精緻菜色,多開發了羊燥飯、羊肉泡飯,還有少有的炒羊肝取名爆肝,在小吃競爭激烈的 區域招攬新鮮客,兒子學媽媽手藝,還要符合市區人的口味,降低油和鹽份,學著抓手感。林英輝:「羊肉炒芥蘭,如果你差1、2秒鐘的話它就會有問題,就是如 果我分心那1、2秒鐘,它就可能會少5分或10分,如果我可以炒90分的東西,就會變成85分或者是80分,那就不好吃了。」

阿輝更有堅持,他的店不做外帶客。林英輝:「等比較久的時候,客人都說不好意思我不想等,他就走了,或者不講話就走了,然後他講那句話會影響到全部的客 人,你懂嗎?就是他講那句話,大家在那邊吃飯,可是會影響到其他客人的吃飯情緒,那我想說那不如不要外帶,反正我認為外帶的東西已經不好吃了,不夠熱的東 西、不夠燙的東西都已經不好吃了。」

阿輝為想品嚐食物的人烹調,每突破一個關卡,阿輝眉宇間又多了自信,台南市中心華燈初上,當家第三代羊肉攤小老闆,實現自己對料理的想法,牆上他替外公掌 鏡的照片,就是激勵自己的原動力。葉丁進:「看能不能做成功啦。」林英輝:「就是要看我能不能做成功,有啦,我有慢慢成功,慢慢在做啦,沒那麼快啦。」葉 丁進:「有進步嗎?」林英輝:「有啦,我有進步。」

林英輝:「我終於開店了,他(阿公)過來看店面,整個都出來了,他覺得很得意,然後他臉上就覺得有,阿公你要講嘛?他臉上讓我看出說他好像覺得是幸福的,或者是什麼的,那個表情有告訴我,有想要傳達我說他覺得我們有多了一家店。」

阿輝小心呵護,阿公打下基礎的羊肉招牌,等到分店經營有起色,阿輝再回家開口,要大膽著手進行老店改造,媽媽的料理區跟廚房分開,改變動線講究衛生,清水 磚取代鐵架流理台,早期客人的塑膠碗變陶瓷碗,2家羊肉攤一塊招牌,都有阿輝細膩的心思,一個傳統一個新潮,祖傳羊肉攤老味道,表達了不同的品嚐方式。(TVBS)

 

arrow
arrow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